出国留学,汽车,旅游,健康,医疗,股票-生活服务信息平台是一个提供各类生活服务信息的综合平台。

比长安更懂李白的小城,又灵又仙

anyzadmin448月前

李白故里、青莲古镇、太白公园、诗城小学、太白大酒店……寻常人见李白,只能通过文字或银幕,而江油人在日常生活中就常能遇见李白。

“蜀道之难,难于上青天。”《长安三万里》的剧情始于蜀道之外,意气风发的青年李白;而江油,则藏着随父客居蜀中、未得诗名的少年李白,这里才是“长安”真正的起点。

比长安更懂李白的小城,又灵又仙,第1张

△电影《长安三万里》

当你见过李白策马唤鸟,听罢千古绝句“天生我材必有用,千金散尽还复来”,一定会好奇,什么样的灵山秀水才会哺育出如此纵情恣意的谪仙人。

比长安更懂李白的小城,又灵又仙,第2张

△江油市大康镇吴家后山。/视觉中国

涪水穿城,青山环抱,辛夷花开,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川西北诗城,处处都透着灵气。

01

与神仙共居,川西北的洞天福地

有着“诗城”雅号的江油,坐落于四川盆地的北部,从行政区划上看,这座面积不大的县级市,由四川省绵阳市代管。

江油人对市区的划分,全靠三座桥。由二桥进城,一桥在城中,出了三桥就出城。生于巍峨雪峰的涪水,温厚地滋养着这座小城,而后汇入长江“奔流到海不复回”。

比长安更懂李白的小城,又灵又仙,第3张

△俯瞰江油市区,城市依傍着涪江。/视觉中国

当你来到江油,无论站在哪座桥上,都能看到云中延绵起伏的群山。位于龙门山脉东南处的江油守着平原的山门,再往外踏出一步便是“西当太白有鸟道,可以横绝峨眉巅”的险境。

江油多山,山不在高,有仙则灵。受喀斯特地貌的影响,除却山岭,此处还有许多天然溶洞。

比长安更懂李白的小城,又灵又仙,第4张

△86版《西游记》曾在江油佛爷洞取景拍摄,溶洞有两层,下层为暗河区。/视觉中国

江油的山、洞景区多带“仙名”——乾元山、老君山、佛爷洞、猿王洞、白龙宫……山水之间,徜徉着诸多道家仙人的传说,仿佛仙气散落人间,便被这片土地占去了大半。

动画电影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中,太乙真人操着一口四川方言自报家门“吾乃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”,而现实中的金光洞,就位于江油市含增镇乾元山风景区内。

比长安更懂李白的小城,又灵又仙,第5张

△乾元山风景区,这里流传着太乙真人修道的故事。/图虫创意

乾元山的遇仙传说不胜枚举,有的已流传千年。五代小说《神仙感遇传·薛逢》就详细介绍了绵州刺史薛逢在乾元山天仓洞(金光洞旧称)中,窥见神芝仙药的故事。

明代叶松将自己寻访乾元山天仓洞的经历,写作《游天仓洞记》一文。文中对天仓洞周围的环境进行了细致的描绘:

“天仓溪水,环抱山麓。左右二翼,气欲飞动。众皆叹曰:‘奇哉!宜乎太乙真人之所居而以宫明之也!’”

比长安更懂李白的小城,又灵又仙,第6张

△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中太乙真人的形象。/豆瓣

有了太乙真人,自然也少不了哪吒的故事。江油三合镇内的翠屏山,就有传说为哪吒行宫之所在。

翠屏山哪吒庙前的清代石碑上书:“哪吒真人学道金光洞,显灵翠屏山。”在除魔卫道前,哪吒曾拜师太乙真人,在乾元山上修仙学道,因此江油也是哪吒的故乡之一。

比长安更懂李白的小城,又灵又仙,第7张

△乾元山上供奉着哪吒和太乙真人的神像。/视觉中国

江油太乙真人与哪吒的传说众多,也与本地道学兴盛息息相关。

四川作为道教的发源地,不少道人、隐士偏爱江油险峻秀雅的峰峦,“十五游神仙,仙游未曾歇”的李白如此,抛下案牍隐居窦圌(本地人读作“团”)山修道的彰明县主簿窦子明也如此。

平原上拔地而起的窦圌山,在道人们眼里无异于千里之外的蓬莱仙山。《录异记》中写窦圌山“自西壁至东峰,石势如圈,两崖中断,相去百余丈,挤攀险绝,人所不到”。

比长安更懂李白的小城,又灵又仙,第8张

△窦圌山的两峰上铁索相连,有演员在进行高空铁索表演。/图虫创意

窦圌山远看呈团形,山有东岳峰、飞仙峰和神斧峰三峰,峰顶各建有古庙。三峰中只有东岳峰有一窄道可通山顶,另外两峰由铁索相连。

李白的诗句“樵夫与耕者,出入画屏中”所描绘的,正是窦圌山云雾缭绕的风景。

02

《长安三万里》之外的李白,在此地

群山脚下,清溪蜿蜒,唐时青莲镇因流经此地的濂水河水质清澈,得名“清濂”。后又因李白号“青莲居士”,镇名改为“青莲”。

青莲古镇的牌楼对面,就是《长安三万里》电影路演的第一站——李白故里。据考证,24岁以前的李白客居蜀之彰明,宅在清濂乡,名为陇西院。彰明有大、小匡山,读书于大匡山,有读书堂尚存。

比长安更懂李白的小城,又灵又仙,第9张

△(李白故里景区中的李白塑像,太白碑林是李白故里中的一景。/视觉中国

当他还未长成“呼儿将出换美酒,与尔同消万古愁”的诗仙时,客居蜀地的少年是何模样?我们可以从江油青莲镇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里,窥见一二。

除了大众耳熟能详的铁杵成针的故事,江油放牛坪也有一段李白的故事。

相传李白放牛时,任小牛四处吃庄稼。庄稼主人前来理论,李白却说“牛口有粪,吃了一天长了一寸。”第二日主人看见果然如此,便不再多言。真相却是李白趁着夜色,帮人奋力浇灌。后来,当地人便把李白放牛处叫做“放牛坪”。

比长安更懂李白的小城,又灵又仙,第10张

△俯瞰位于江油市区内的李白纪念馆。/图虫创意

大抵是因为诗仙李白的倾世才华和不似凡人的潇洒作派,谪仙人少年时的许多事迹还带着一丝神话色彩。

比如李白幼时先在小匡山修业,后上大匡山隐居苦读。因为大匡山与青莲乡距离遥远,太乙真人便赠李白一匹竹马,只要李白闭眼想象要去之处,就能瞬间到达。

所以青莲民间也就有了李白可以一天内在圣灯山点灯,读书台读书,七星井赏月,再回陇西院睡觉的传奇故事。

比长安更懂李白的小城,又灵又仙,第11张

△小匡山位于江油市太平镇北,山顶有李白读书台,道观中供奉着太白金星。/小红书@CoconUt

除了山深好读书,江油山中兴盛的道学和诸多道友,也影响了李白的成长,造就了他逍遥肆意的性格。

自少年时,李白就酷爱遍访山川,与方士们结交。大匡山在李白的诗词中有个更为人熟知的名字——戴天山,“林深时见鹿,溪午不闻钟”就出自李白早年所作的《访戴天山道士不遇》。

比长安更懂李白的小城,又灵又仙,第12张

△大匡山位于江油市大康镇,明人方弘静的《千一录》曾记载:“太白读书匡山,十年不下山。”/小红书@云本无心

出尘的谪仙人在故乡也有着与亲人的羁绊。在距离李白故里不远处,有一座不起眼的小院——粉竹楼。

据说此处是李白胞妹李月圆的闺阁,日复一日从妆楼上倾倒的脂水将翠竹染成粉色,所以小楼取名“粉竹楼”。

虽然李月圆的生平无从考证,但粉竹楼、李白故里中的李月圆墓得以长久保存,供后人凭吊。

比长安更懂李白的小城,又灵又仙,第13张

△距离李白故里不远处的粉竹楼。/微博@小王子就是琦琦琦

江油本地的传说故事、历史遗迹无不带着故乡对李白特有的亲近与怜爱,调皮机灵的童年、燃灯苦读的少年,从青莲乡到匡山,再到匡山之外、蜀道之外的长安,李白的成长轨迹在江油得到还原。

匡山苦读时,李白曾在碧玉峰峦间留下“莫怪无心恋清境,已将书剑许明时”的宏愿。后来,他的知己杜甫又写下“匡山读书处,白头好归来”。故乡的山水,永远是游子的归处。

03

李白,也会馋这一口烧肥肠吗?

江油的山水,带着几分云端天宫的仙气,和几分诗仙留驻的灵气。

江油的美食却恰恰相反,与道家主张的“出世”不同,讲求着入世的乐趣。

比长安更懂李白的小城,又灵又仙,第14张

△到了江油没吃过江油肥肠,就等于白来一趟。/图虫创意

《舌尖上的中国》总导演陈晓卿曾说:“江油是全世界肥肠的故乡。”2008年他参与抗震救灾,在江油的肥肠店吃饭。余震时,店内唯独他稳坐如山,只因舍不下手中这一碗肥肠。

肥肠,这种在许多地区都被人避之不及的猪下水,经过江油人的妙手烹饪,倒成为了让老饕们趋之若鹜的美食。

肥肠店开遍了江油的大街小巷,如果要说哪里最好吃,江油人十有八九会向你推荐一家老火车站附近的肥肠店。即使远离城区的老火车站早已只剩货运功能,依旧有无数食客专程驱车前往。

比长安更懂李白的小城,又灵又仙,第15张

△江油老火车站肥肠,藏在城区之外的“苍蝇馆子”。/小红书@猫里

在被老饕们发掘前,开在公路边的肥肠店,只是兢兢业业地服务着来来往往的长途货运司机。而现在每逢节假日,小店都会被川A大军(成都人,成都车牌为川A)“攻陷”。

江油肥肠的主要烹饪方式是红烧。将猪大肠洗净,剔除肠中肥油后,再切段和土豆一起炖香,这样做出来的肥肠爽滑鲜香、油而不腻。

店家每日可以早早炖上一大铁锅,再舀在白瓷碗里按份出售。红烧的土豆肥肠既下饭又管饱,从高速路上下来歇脚的司机可以随吃随走。

传统肥肠店里的菜式不算多,除了红烧肥肠、牛肉,还有凉拌肥肠、粉蒸肥肠、牛肉、烧白等。一般还会提供免费的醋汤,以及如海带丝肉丸汤、醋辣椒这样的配菜。

比长安更懂李白的小城,又灵又仙,第16张

△江油肥肠店里的菜单,基本几十年都不会更换,但是江油人也总是吃不腻。/小红书@Sss11111

一碗肥肠,一份带丝汤,一碟醋辣椒再配上白米饭,就是江油为走南闯北卖力气的人提供的,最简单也是最美味的本地版中式快餐。

据说江油流行起吃肥肠,也与劳动人民有关。在经济落后的山区,一般人买不起猪肉,只能对价格相对便宜的猪下水进行烹饪。没想到香辣的红烧肥肠吃起来却别有风味,彻底改变了所有人对猪下水的偏见。

肥肠店开遍城区,肥肠坚守着江油人一日三餐的阵地。

早上,肥肠会作为浇头出现在红汤米粉中,人气指数直逼位列第一的牛肉米粉。华灯初上,涪江边上的冷淡杯(江油人的宵夜摊)又张罗起来,干煸肥肠、烤肥肠统统被端上餐桌。在江油,能打败肥肠的,只有肥肠。

比长安更懂李白的小城,又灵又仙,第17张

△江油的肥肠米粉,除了肥肠还有海带、豌豆等配菜。/图虫创意

“入世”的食物不仅味道美好,还价格友好。如果说红烧肥肠是打工人的快乐餐,那么冷沾沾则是由所有江油学生共享的廉价快乐。

大概没有一位江油青年不曾和陌生人围坐在一桌,对着一众穿着牙签的食材挑挑拣拣。这种酷似mini版钵钵鸡的食物有着一个生动形象的名字——“冷沾沾”。

比长安更懂李白的小城,又灵又仙,第18张

△江油的本土小吃——冷沾沾。/图虫创意

铁盘上摆满了各种mini串,另有两小桶不同口味的红油蘸水,看中哪串就拿起来蘸一下,再用套着塑料小袋的碟子接着吃。

放学后,中小学对面巷子里的冷沾沾摊总是被学生们围得里三层,外三层,早年只需要一角钱一串的红油冷沾沾,为学生们提供了最具性价比的美味享受。

比长安更懂李白的小城,又灵又仙,第19张

△夜幕降临,江油市中心——红军胜利纪念碑周围街灯亮起。/图虫创意

奏得了阳春白雪,也爱听下里巴人,江油可以是仙气飘飘的千古诗城,也可以是充满生气的生活小城。

勤劳豁达的江油人,在不知不觉间,早已继承了诗仙遗风

 

网友评论

最新文章
热门文章
热评文章
热门标签